1引言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最重要的操作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刀具 或对刀工具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位置,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形状不同的零件、 加工精度不同的零件,对刀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笔者结合几年 来在教学和生产中的经验,总结出几种不同的对刀方法,以适应 不同零件的对刀要求。
2数控加工中心常用对刀方法探讨
数控加工中心的对刀操作分为X、Y向对刀和Z向对刀,下 面分别进行探讨。
2.1 X、Y向对刀
根据使用对刀工具的不同,对刀方法可以分为:试切对刀 法,塞尺(或块规)和刚性靠棒对刀法,寻边器对刀法,百分表对 刀法。
(1) 试切对刀法
试切对刀法即直接采用加工刀具进行对刀,这种方法操作 简单方便,但会在零件表面留下切削刀痕,影响零件表面质量且 对刀精度较低。
图1所示,工件坐标系原点位于零件上表面的中心。刀具利 用试切法先后定位到图中的1、点,并分别记录下此时CRT显 示器中的“机床坐标系”的X向坐标值X1、X2,则工件坐标系原 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X向坐标值为(X1+X2)/2。用同样的方法 使刀具分别定位到3、点,并分别记录下CRT显示器中的“机床 坐标系”的Y向坐标值Y1、Y2,则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 中的Y向坐标值为(Y1+Y2)/2。
(2) 刚性靠棒对刀法
刚性靠棒对刀法是利用刚性靠棒配合塞尺(或块规)的一种 对刀方法,其对刀方法与试切对刀法相似。首先将刚性靠棒安 装在刀柄中,移动工作台使刚性靠棒靠近工件,并将塞尺塞人刚 性靠棒与工件之间,再次移动机床使塞尺恰好不能自由抽动为 准,如图2所示。分别在工件的四个方向上进行对刀,计算出工 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这种对刀方法不会在零 件表面上留下痕迹,但对刀精度不高且较为费时。
(3) 寻边器对刀法
常用的寻边器有机械寻边器和光电寻边器,寻边器对刀法 与刚性靠棒对刀法相似。如图3所示,在使用机械寻边器时要求 主轴转速设定在500r/min左右,这种对刀法精度高、无需维护、 成本适中;如图4所示,在使用光电寻边器时主轴不转,这种对刀 法精度高,需维护,成本较高。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考虑到成本和 加工精度问题一般选用机械寻边器来进行对刀找正。采用寻边 器对刀要求定位基准面应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和直线度,确保 对刀精度。
(4)百分表对刀法
该方法一般用在圆形零件的对刀,如图5所示,用磁力表座将百分表放置在机床主轴端面上,调整磁力表座上的伸缩杆长 度和角度,使百分表的触头接触零件的圆周面(指针转动约为0. 2mm),用手慢慢旋转主轴,使百分表的触头沿零件的圆周面转 动,观察百分表指针的偏移情况。通过多次反复调整机床X、Y 向,待转动主轴一周时百分表的指针基本停止在同一个位置,其 指针的跳动量在允许的对刀误差范围内,这时可以认定主轴的 中心就是圆形零件的中心。
2.2 Z向对刀
当对刀工具中心在X、Y方向上的对刀完成后,可以取下对 刀工具,换上基准刀具,进行Z向对刀操作。零件的Z向对刀通 常采用试切法、Z向对刀仪对刀和机外刀具预调+机内对刀。
(1) 试切法对刀
Z向的对刀点通常都是以零件的上下表面为基准。若以零 件的上表面为工件零点(Z=0),则在采用试切法对刀时,需移动 刀具到工件的上表面进行试切,并记录CRT显示器中Z向的“机 床坐标值”即为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Z向坐标 值。
(2) Z向对刀仪对刀
Z向对刀仪对刀又称为机内对刀,主要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 原点在机床坐标系的Z轴坐标,或者说是确定刀具在机床坐标 系中的高度。Z向对刀仪有光电式和指针式等类型,通过光电指 示或指针判断刀具与对刀器是否接触,对刀精度一般可达
0.005mm。Z向对刀仪带有磁性表座,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工件或 夹具上,其高度一般为50mm或100mm。图6所示为指针式Z向 对刀仪。
(3) 机外刀具预调+机内对刀
这种方法是先在机床外利用刀具预调仪精确测量每把刀具 的轴向尺寸,确定每把刀具的长度补偿值,输人刀具补正表。然 后选用一把标准刀(最长或最短)在机床上用Z向对刀仪进行Z 向对刀,确定工件坐标系,在程序中由G43或G44调用刀具长度 补偿值,进行刀具的长度补偿。
3结束语
通过对几种不同对刀方法的探讨,可以让机床操作者根据 现场情况灵活掌握不同零件的对刀方法,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如圆形零件一般采用百分表找圆心、方形零件采用寻边器对刀; 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采用对刀仪对刀,加工精度要求低的采用试 切法对刀等。
本文由伯特利数控整理发表文章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转载请注明!
2024-11
机床整机性能测试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精度测试:包括直线轴、旋转轴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主轴端面跳动、径向跳动等指标测试,用激光干涉仪来检验机床精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刚度测试:分为机床结构刚度和加工刚度两种,前者测试机床的整体刚度,后者测试机床在加工… [了解更多]
2024-11
数控机床的动力学特性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结合面刚度变化及机床加工空间位置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机床的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影响机床的加工性能。为了探究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的动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围绕转台轴承结合面刚度和加工空间位姿对双转台五轴机床的工作台回转系统… [了解更多]
2024-1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差分演化算法且无需简化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模型的旋转轴PIGEs辨 识方 法。首 先 基 于 经 典 的 球 杆 仪 轴 向、径 向 测 量 模式 辨 识 旋 转 轴 的PIGEs,获 得PIGEs初 始 解,然后利用差分演化算法整体优化求解旋转轴PIG-Es,获 … [了解更多]
2024-11
本文综合考虑铣削载荷、加工位置、机床姿态和结合部接触特性,建立了一种具有低自由度的双转台五轴加工中心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实际铣削工况时双转台五轴加工中心动力学特性实验,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均匀设计试验分析不… [了解更多]
2024-11
影响木工五轴加工中心实木家具加工质量的因素很多,要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可以从操作人员、五轴加工中心、器具、加工现场、工艺等五个方面入手,建立落实完善各种标准制度。另外,企业还要重视人员的培训和数据库的建立,才能提高加工质量,逐步实现实木家具生产数字化转型升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