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横梁作为龙门加工中心重要组件,起着连接滑枕、 滑鞍等重要部件的作用。随着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 求,企业工程师开发出了各种结构的横梁以提高机床 性能,不同的横梁有着不同的筋板结构及导轨布置形 式,不同类型内部筋板结构横梁采用的导轨布置形式 也各有不同,为不同的横梁筋板结构选择合适的导轨 布置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龙门加工中心的稳定性、加 工精度及使用寿命等[1]。
常用的横梁导轨布置形式类型多样,例如有导轨竖 直方向平行布置、导轨水平方向平行布置、导轨垂直布 置、导轨阶梯形布置等[2]。在实际的龙门加工中心的生 产中,比较常用的导轨布置形式主要为两种,即导轨竖 直方向平行布置形式以及导轨垂直布置形式。导轨竖 直方向平行布置是指上、下导轨平行,上导轨布置与下 导轨都布置在横梁前侧;导轨垂直布置是指上下导轨相 互垂直,上导轨布置在横梁上侧,下导轨布置在横梁前 侧。本文在相同筋板布置形式及相同横梁截面的情况 之下,着重对这两种导轨布置形式的横梁做出对比。
本文讨论的两种横梁都是基于全新的拱形与纵横 肋条相结合的内部筋板结构,通过研究已知这种筋板 结构有着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因此,需要对这种筋板结 构横梁采用哪种形式的导轨布置形式能够得到更好的 性能进行进一步讨论。
1.力学分析
使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对两种横梁分别进行建 模,并对横梁组件做出必要的简化,忽略螺纹孔、圆角 及倒角等特征,在基本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加快 有限元软件的计算速度。
对于大型和重型机床,移动件的重量大,切削力也 很大,因此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同时考虑移动件重力 和切削力等载荷作用。要根据机床的受力结构和工作 要求,分析得出极限工作载荷[3]。由于两种横梁导轨 布置形式不一样,造成两种横梁的受力状况也不一样, 需要对两种横梁分别进行静力学分析。根据机床模型 及相关技术参数可知,假设两种情况下滑枕、滑鞍及主 轴部件的重量都约为4000kg(实际情况下,由于导轨 布置形式的不同,造成滑枕的形状略有不同,最终导致 滑枕重量也不一样。但是,相对与4000kg来说,变化 量并不算很大,因此可忽略不计),并且可认为它们的 合成重心共同作用于竖直主轴的轴线上。
通过已有的分析可知,横梁在加载切削力的情况 下,由于切削力竖直方向分力的与横梁主要受力方向 相反,且切削力各方向分力相对较小,所以在加载切削 力的情况下,横梁的变形反而并不是最大情况。因此 主要考虑在横梁不受到切削力的常态状况下的受力状 况。通过已有学者的研究可知,当滑枕、滑鞍及主轴部 件运动至横梁中间位置,而滑枕运动到最低点时,横梁 将会产生最大的弯曲变形[4]。
1.1导轨垂直布置形式横梁
为了求得横梁受到的最大大工作载荷, 对其进行受力分析,设直I坐标系原点F位于横梁跨距中点,距离上导轨表面457. 5mm,Z方向原点位于上导轨中间线与下导轨 中间线的中点,坐标系方向与机床坐标系方向相同。
在不考虑切削力情况下,横梁受到的力主要为滑 枕、滑鞍及主轴部件的合成重力G滑及横梁自身受到的 重力G横作用。受力情况如图4中所示。
将这两个力近似的作用到8个滑块上,则上导轨 滑块上受到的压强为0. 61 MPa,方向为 < 轴负方向,下 导轨滑块上受到的压强为0. 23MPa,方向为 < 轴正方 向。将//转化为加载在横梁滑块上的压强,并忽略因 此产生的微小扭矩,则上导轨滑块上侧受到的压强为0.52MPa,下导轨滑块上侧受到的压强为0.2MPa,方向为Z轴负方向。
1.2导轨竖直方向平行布置形式
横梁导轨竖直方向平行布置形式不受切削力时的 受力状况如图5中所示。
将这两个力近似的作有在8个滑块上,则每个滑块受到的压强约为0.26MPa。上导轨滑块压强的方向为 X轴正方向,下导轨滑块的方向为<轴负方向。为了力的加载方便, 将G滑转化为加载在滑块上的压强,则滑块受到的压强 为0.52MPa,方向向下。
对横梁进行有限元分析,由于两种横梁内部筋板 结构完全相同,截面也基本相同,只是导轨的布置形式 有所不同,因此横梁的固有频率变化不大,故此处不对 其进行讨论,只对横梁做出静态分析对比。
将上文分析出的力加载在横梁滑块之上,同时对 横梁组件整体施加重力作用,并在横梁底部两连接块 部分作全约束。同时,忽略横梁组件各结合面之间的 接触变形,近似将各接触面看作刚性接触[6]。
由有限元分析结果可知,当导轨在竖直方向上平 行布置时,横梁的变形量比导轨垂直布置时要小,此时 横梁的最大变形量约为28. 3'm,而导轨垂直布置横 梁最大变形量约为28. 8'm,最大变形部分都发生在 滑块之上。如果我们不考虑滑块和导轨的变形量时,导轨垂直面平行布置形式横梁的最大变形量为26.8um,而导轨垂直布置形式横梁最大变形量则为27.4um,导轨竖直面平行布置横梁变形量始终要比导轨垂直布置形式横梁变形的量小。
另一方面,导轨竖直方向平行布置形式横梁受到 的最大应力为5. 03MPa,而导轨垂直布置横梁受到的 最大应力约为4. 37MPa,明显要小于导轨平行布置的 横梁。导轨竖直面平行布置横梁的两条导轨固定面有 一定的斜度,可减小滑鞍的悬臂尺寸,整体刚性比传统 龙门式机床有所提高,横梁加工过程中主要需保证两 个导轨面的平行度。导轨垂直布置形式横梁的两条导 轨分别承担主轴箱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载荷,很好 的改善了横梁的受力结构,使得横梁受力分布更加的 均匀,导轨垂直布置形式横梁在加工中主要需保证两 个导轨面的平行度,这种横梁的加工工艺难度更高。 此外,由于此时两种横梁受到的最大应力都远小于横 梁各部件材料的需用应力,因此,基本上可以忽略导轨 垂直布置横梁在分散应力方面的优点。
3结论
通过两种导轨布置形式横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 结果可知,导轨竖直面平行布置形式更加适合于内部 筋板结构为拱形与纵横肋条相结合的横梁,这种导轨 布置形式配合这种筋板结构有着更好的静态性能,且 横梁在加工工艺上需保证两个导轨面的平行度,相对 于导轨垂直布置形式,其加工难度更低,加工成本也就 相对较低,更加适合企业的实际生产。
本文由伯特利数控整理发表文章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转载请注明!
2024-11
机床整机性能测试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精度测试:包括直线轴、旋转轴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主轴端面跳动、径向跳动等指标测试,用激光干涉仪来检验机床精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刚度测试:分为机床结构刚度和加工刚度两种,前者测试机床的整体刚度,后者测试机床在加工… [了解更多]
2024-11
数控机床的动力学特性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结合面刚度变化及机床加工空间位置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机床的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影响机床的加工性能。为了探究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的动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围绕转台轴承结合面刚度和加工空间位姿对双转台五轴机床的工作台回转系统… [了解更多]
2024-1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差分演化算法且无需简化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模型的旋转轴PIGEs辨 识方 法。首 先 基 于 经 典 的 球 杆 仪 轴 向、径 向 测 量 模式 辨 识 旋 转 轴 的PIGEs,获 得PIGEs初 始 解,然后利用差分演化算法整体优化求解旋转轴PIG-Es,获 … [了解更多]
2024-11
本文综合考虑铣削载荷、加工位置、机床姿态和结合部接触特性,建立了一种具有低自由度的双转台五轴加工中心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实际铣削工况时双转台五轴加工中心动力学特性实验,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均匀设计试验分析不… [了解更多]
2024-11
影响木工五轴加工中心实木家具加工质量的因素很多,要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可以从操作人员、五轴加工中心、器具、加工现场、工艺等五个方面入手,建立落实完善各种标准制度。另外,企业还要重视人员的培训和数据库的建立,才能提高加工质量,逐步实现实木家具生产数字化转型升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