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功能数控石材加工中心(以下简 称加工中心)的术语、型式、型号表示方法和基本参 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具备切、铣、磨、抛、钻和三维雕 刻功能的多功能数控石材加工中心。 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 3术语 下列术语及GB/T 138902008中界定的术…[了解更多]
2015-09-16
5.2展望 本文对空心滚珠丝杠在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应用做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重要的研宄结论;然而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有一些问题仍需有待解决。因此,在现有研宄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空心滚珠丝杠的冷却装置(结构)及其技术实现方法可以作为课题继续研宄的一个重点内容,为实现空心滚珠丝杠的实验及工程应用做准备。…[了解更多]
2015-09-16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论文以某一型号的数控加工中心的伺服进给系统为研宄对象,探讨了空心滚珠丝杠的数学模型、边界条件、仿真分析等,为空心滚珠丝杠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该课题的研宄不仅具较高的好理论研究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工程实践应用价值。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发热问题是制约数控机床向高速、高精度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一课题…[了解更多]
2015-09-16
4.2伺服进给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空心滚珠丝杠、实心滚珠丝杠的稳定性用开环伯德图来验证,并从理论上……[了解更多]
2015-09-16
4.1伺服进给系统的数学建模 空心滚珠丝杠对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精确性的影响主要是热误差方面,这在前两章已经做了充分的研宄。对于一个系统而言,突出准确性一方面的同时还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指标。本章主要针对空心滚珠丝杠对整个伺服进给系统稳定性、快速性进行研宄。最后,针对开孔对滚珠丝杠强度、刚度的影响,做了校核验算…[了解更多]
2015-09-15
3.8本章小结 本章从仿真分析的角度对高速机床伺服传动系统的热位移做了深入的研宄。在仿真分析时,通过空心滚珠丝杠与实心滚珠丝杠冷却液冷却的热仿真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 从温度分布的角度,实心/空心滚珠丝杠的温度分布略有不同。相比于实心滚珠丝杠,空心滚珠丝杠两端轴承的温度有了显著的温升。这主要是因为冷却液带走大量的摩…[了解更多]
2015-09-15
3.6空心滚珠丝杠副在不同开口大小的仿真分析 对于空心滚珠丝杠副的开口大小不仅影响到滚珠丝杠的温度场分布与滚珠丝杠副的强度,而且与丝杠的加工工艺有很大的关系。超细长孔的加工一直是加工制造业的一个关键工艺。所以,针对丝杠的开孔的大小,本文从温度场与强度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图3.34是不同的开口大小的温度场。很明显随着开口…[了解更多]
2015-09-15
3.5空心滚珠丝杠副在不同冷却介质下的仿真分析 不同的冷却介质对滚珠丝杠的散热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而冷却介质的参数中比热、导热系数对滚珠丝杠的散热影响最大。表3.6是常用的冷却介质的参数。 表3.6冷却介质参数 冷却介质 …[了解更多]
2015-09-15
3.4空心滚珠丝杠副在不同冷却液流速下冷却液中心线温度分布及热变形比较 为研究空心滚珠丝杠的温度分布及热变形规律,下面仿真了在不同的冷却液流速(O.lm/s,O.lm/s、lm/s,lm/s、10m/s,10m/s)下的空心丝杠的温度分布及热变形。比较图3.27图3.29可知:螺母横断面的温度分布是分层的,且随着冷却…[了解更多]
2015-09-15
3.3空心滚珠丝杠在不同转速下温度分布及热变形仿真 为了与实心滚珠丝杠对比,论文在做了实心滚珠丝杠在不同的进给速度下的仿真之后,接下来仿真空心滚珠丝杠在不同的转速下的温度分布及热位移的规律。 图3.193.21是空心滚珠丝杠在60m/min的进给速度,螺母、丝杠冷却液流速同时为lm/s时的温度分布图。从图3.20图3…[了解更多]
2015-09-15
3.2实心滚珠丝杠在不同转速下温度分布及热变形仿真 首先,本文仿真了实心滚珠丝杠在不同的转速下的温度分布及热位移,从而找到滚珠丝杠在高速进给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及热位移的规律。实心滚珠丝杠的热特性研宄为空心丝杠的研宄提供对比数据。 仿真分析的过程是按照仿真的顺序进行的,即先进行温度分布的研宄包括温度分布曲线、温度分布云图…[了解更多]
2015-09-15
3.1.2仿真边界条件的研究 在仿真中温度分布求解是热边界条件的设置是关键的,除了环境温度和冷却液的初始温度外滚珠丝杠模型在仿真时不能设置任何的温度边界条件。热载荷由第二章理论计算得出。对于热载荷的加载,一般有两种加载处理方法:1、将发热量加载在摩擦生热的表面作为热载荷,这里假设摩擦热向螺母、丝杠传导的热量各为四分之…[了解更多]
2015-09-15
2.3本章小结 本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高速机床伺服传动系统的温度场及热位移做了深入的研究。在理论推导中,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1、 螺母摩擦和轴承摩擦是滚珠丝杠伺服传动主要的热源,其中,螺母的发热量最大。分析推导出热变形与摩擦热的产生与散失的关系。得出摩擦热量与滚珠丝杠转速成正比,与滚珠丝杠的轴向载荷几乎成正比的结论。 …[了解更多]
2015-09-15
2.2空心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理论计算 2.2.1系统热平衡分析 散热的途径除了本文重点考虑的螺母空心冷却、中空丝杠冷却、空气对流散热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热量是通过与滚珠丝杠相连的工作台传递出去。根据相关资料及传热学理论假设有一半的热量传递到工作台上。 2.2.4空心/实心滚珠丝杠的传热理论计算 空心滚珠丝杠中孔通入…[了解更多]
2015-09-15
第二章空心滚珠丝杠的热特性理论研宄 2.1滚珠丝杠副的传热理论 2.1.1热传导理论 当物体内部温度不均匀而出现温度梯度时,热量的移动方式称为热传导。当固体表面有流体流动时,由于固体表面与流体之间存在温差,流体将热量带离高温固体的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在本课题中采用冷却杲通过减压阀将冷却液通入空心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是…[了解更多]
2015-09-14
1.3课题内容及意义 理论上如果每一单位长度的滚珠丝杠传热状态可知,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滚珠丝杠的温度分布与热变形。一般可以认为,滚珠丝杠螺母处的摩擦力正比于滚珠丝杠的预紧力。总之,得到精确的滚珠丝杠的温度分布非常困难。针对目前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的热补偿难点及补偿情况,本文认为在高速数控机床上的应用上研宄空心滚珠丝杠冷却…[了解更多]
2015-09-14
1.2.2国内滚珠丝杠热特性的研宄现状 在国内,浙江大学对机床热误差补偿特别是热变形研宄得比较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温度传感器测点在滚珠丝杠上的选取和热误差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学者傅建中提出了针对温度误差补偿的优化模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2],并由软件仿真实验验证了其模型的正确性。近年来,浙江大学组织研究了人工…[了解更多]